本网讯(闫明月)为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,培养动手探究能力,近日,洪河幼儿园大班年级组以“光的反射”为主题,开展了一场趣味横生的科学探索活动。孩子们通过制作“镜子魔术盒”,观察平面镜成像特点,感受光在镜面间的反射规律,在玩中学、做中悟,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科学之旅。
活动以“魔术表演”引入:一枚硬币投入特制纸盒后“神秘消失”,引发孩子们的惊叹。教师揭秘魔术背后的科学原理——利用平面镜成像与视错觉现象,通过镜面反射让物体在特定角度下“隐身”。这一设计巧妙结合生活情境,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探索热情。
在教师与家长的指导下,孩子们分组动手制作“镜子魔术盒”。他们将黑白格卡纸粘贴于纸盒内部,斜放入平面镜,调整角度观察硬币“消失”的奇妙现象。制作过程中,孩子们不断提问:“为什么镜子要斜着放?”“为什么有的角度看不到硬币?”教师以引导式提问启发思考,鼓励幼儿通过反复尝试寻找答案。当硬币在镜面反射下“隐身”时,孩子们欢呼雀跃:“我的魔术盒成功啦!”
活动核心环节聚焦于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探究。教师通过实物演示与动画视频,向幼儿解释:“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,与物体等大、对称,且距离相等。光线照射到镜面时,会遵循‘入射角等于反射角’的规律改变方向。”为深化理解,教师设计对比实验:单面镜中仅出现1个影像,而双面镜垂直摆放时,贴纸竟在镜中形成3个重叠影像。孩子们总结出:“镜子数量越多,反射次数越多,影像数量也随之增加。”
活动尾声,教师引导幼儿联想生活现象:“汽车后视镜如何扩大视野?”“潜望镜为何能在水下看到水面?”孩子们结合经验踊跃回答,教师补充道:“科学藏在日常点滴中。”此外,幼儿还利用彩色卡纸装饰魔术盒,转动时筒内花纹变幻如万花筒,将科学原理与美学表达巧妙融合。
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。部分家长作为“助教”参与指导,并在家中延伸实验,如用铝箔镜观察物体变形等。家长表示:“孩子回家后一直兴奋分享,还主动查阅光学知识。”幼儿园负责人表示:“科学教育应扎根生活,下一步将继续开展‘科学小达人’系列活动,让科学的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。”


